東方風來,潮涌鷺島。11月25日上午,“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”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在廈門大學舉行。航天英雄楊利偉、中國科學院院士孫世剛、冬奧會冠軍武大靖等模范人物和優(yōu)秀思政教師、青年學生代表等來到現場,同上這堂別開生面的“大思政課”。
立德樹人,思政為先。從小課堂走向大講堂,從小科目走向大實踐,從小疊加走向大融合——“大思政課”之大,在站位、在內涵、在系統(tǒng)。“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”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,用有血有肉的故事、用生動鮮活的面孔,講述著中國青年的青春夢、時代夢、中國夢。
思政課的本質是教育。教育,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,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,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。參加航天員選拔時,王亞平曾經問過楊利偉一個問題:作為航天員最難的是什么?“他當時只回答了兩個字:學習?!钡茸约赫嬲蔀楹教烊酥螅琶靼走@兩個字的真正含義。
在這堂別開生面的大思政課上,一個個精彩的問題有了一個個清晰的答案:從飛行員到宇航員,那一年,他如何邂逅了“星辰大?!??從“菌草”到“幸福草”,歲月流轉,他如何讓一粒種子情牽萬里?從鉗工學徒到大國工匠,二十余載,他如何走出一條“蛻變之路”……這些新時代模范,走進校園、走到學生身邊,讓莘莘學子在課堂上找到青春與家國融合的最好“打開方式”。見證歷史的感觸、創(chuàng)造奇跡的激情、踔厲奮進的風姿,是立德樹人路上最感同身受的“喚醒”。
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“拔節(jié)孕穗期”,思政課是學校里的“關鍵課程”。習近平曾指出,“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,要注重方式方法,把道理講深、講透、講活,老師要用心教,學生要用心悟?!北敬位顒泳o扣“二十大精神思政課、二十大精神進校園”定位,圍繞“青春出發(fā)”“向海圖強”“海峽情長”“天下一家”“強國有我”“飛天圓夢”等六個篇章依次展開,邀請部分黨的二十大代表、航天英雄和思政教師、學生代表等,以案例講述、情景教學等生動鮮活的形式,與廣大青少年同上網上網下大思政課。新穎的思政樣式、活潑的思政內容,真正彰顯了“大思政課”的貼近性與創(chuàng)新性。簡言之,大思政課之“大”,恰在于培根鑄魂、啟智潤心,在于將思政課真正寫在時代的大地上、寫進師生的心里面。
辦好思政課、教好接班人,這是復興使命,亦是時代重任。好的思政課,不僅在課堂、更在生活中,不僅在身邊、更在歲月里。從內容上來看,無論是共同富裕還是疫情防控,處處是場景、時時入課程,內涵厚實、內容鮮活的思政課,在中華大地上活了起來;從技術上來講,貫通報、網、端,特色兼具、聯動共享,集思想性、交互性和沉浸式體驗為一體的“大思政課”云平臺,讓思政工作傳統(tǒng)優(yōu)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,用數字技術實現云上交流,實現優(yōu)質思政教育資源匯聚云端,全方位、立體化、精準式觸達青年。
與時代同行、與實踐同頻,課程“上云”、情懷“在線”,大思政課必會活起來、火起來,既叫好、更叫座。(鄧海建)
來源:中國青年網